淡淡薰风庭院 青青过雨园林丨19景观班考察行

文稿|刘梓涵  图片|潘伯云  编辑|于泽龙  审稿|余   奇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丨19景观班考察行

    谷雨既过,春尽夏将至,逢雨寂天晴,兴游二园。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聂进老师常挂在嘴边对我们说的话,为了让我们更强烈、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园林与景观,4月22日,乘着谷雨刚去,天气回暖,19环境艺术设计景观班全体同学前往岳麓书院和后湖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
晨时、午时——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应着老师的安排,我们跟随着导游的脚步,听着讲解,游览了一遍岳麓书院的重要景点。岳麓书院作为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历史底蕴自然深厚,先了解其历史再观园,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岳麓书院。
    《园冶》中有言:“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通过游览书院园林,便觉得真是“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用“因”“借”的设计手法,依据原有的地势景观,顺势而为,因势布局;用借景的手法,加强园内外的联系,将园垣之外的景也收眼底,做到“极目所至,嘉则收之。”感受最强烈之处便是“无处不风景”。书院内每一处景都经过精雕细琢,视线所至之处皆是风景,大到亭、轩、楼,小到植物、山石、铺装。
 

未时、申时——后湖公园

    后湖国际艺术园在2015年以前,还是一座城中村,原本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而在启动综合整治、景观规划之后,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立足于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定位,方华丽转身为的生态、民生、艺术之湖。通过折线形的木栈道、红白色的圆拱桥、湖心岛,我们可以以小见大的看出公园的设计创新手法:折线形的木栈道是在古典园林“五折七曲”的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以“之”字形,避直求曲,趣味盎然;环湖的亲水游步道同样也是用了曲折的手法。中国园林在格局之上忌平直而求曲折,《园冶》中曾有“不妨偏径,顿之婉转”的说法,其他有“蹊径盘而长”等对路径的描绘。圆弧拱桥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桥的常见形式之一,公园里的圆拱桥,不变其本质,用现代的手法进行创新,调整了材质等进行的设计。聂进老师在参观时也向我们反复讲解与强调,要深入了解虚与实、疏与密、起伏与层次,通过他们的对比与变化,构成的一个韵律与节奏感。

    经过此次考察之行的学习,不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还使我们对公园景观规划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虽然是一次学习活动,可是在考察的过程中,没有课堂上一眼一板严肃的气氛,轻松不少,有了些团建的味道,更是提升了班级凝聚力。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更要牢记总书记的敦敦教诲与殷切期盼,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利用所学知识,不断推进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发挥我们青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