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扎染,妙“布”可言 ——设计艺术学院举办非遗传承技艺“扎染”体验活动

主管|湖艺设计艺术学院  审核|胡斌、梁春姣  总编|郑琴  责任编辑|王雨芯  文字|刘晴雨  图片|设计艺术学院文宣部

 

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根底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

时间无言,但它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

铭记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

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

落叶知秋,微风徐来。10月18日,在这阳光明媚的初秋午后,设计艺术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技艺——“扎染”体验活动。

 

    扎染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于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扎染,就是将染色织物部分绞缬起来,使之无法统一上色的一种印染技术。扎结的技法千变万化,趣味无穷,人们可采用纱,线,绳等对织物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后进行染色,然后将扎结的线一一拆除,从而形成深浅不一,层次分明的色晕和皱印。扎染后的织物既有浑厚的朴实美,又有流动的现代美;既有匀称的纹路美,又有错杂的融浑美。

 

    本次活动由湖南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支部、湖南海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学校共青团、人物形象设计教研室联合举办。青年不忘历史开辟未来,通过创新的恒钟与非遗文化碰撞出激荡的火花。让我们来欣赏这场“新旧交错”的活动盛景!

 

下午2点整,师生们在签到处各自领取了一份扎染材料包后,井然有序的入场。 

首先,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梁春姣代表学院对支持本次活动的海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团队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同学们享受这次活动过程,从扎染过程中学习非遗传承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中华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随后黄海文老师通过分享大师作品向我们全面的介绍了扎染的概念和材料、工艺流程等,她充分的表达了对扎染这项传统工艺的喜爱,以及为传承扎染工艺所持续做出的努力。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人物形象设计教研室主任许少玲老师从《诗经》出发,讲解了扎染发展的“前世今生”。同时介绍今天了活动流程以及“怦‘染’心动”社团招聘相关事宜。

 

 

 

扎染的制作流程大致可以分为“扎——染——洗——晾”四个步骤。讲座结束老师们和同学们移步到室外的工作台体验扎染制作。“扎”的过程最为考验耐心和想象力。有的同学十分细致,提前设计好图案后就开始一针一线缝制,有的同学将布料叠成各种形式,或者包上珠子、木条等辅助工具,有种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的架势……将布料扎好后就投入事先准备好的染缸里浸泡,使布料充分上色。染好色的布块用清水冲洗干净,每个人都像拆盲盒一样怀着忐忑的心情,慢慢打开自己的作品,随后都情不自禁的发出惊叹——哇!好看!好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扎染独特的魅力正来自于此,它含蓄轻柔,却又时时给人惊喜。这一场实践活动让大家同聚一堂来传承与推广扎染文化,使这份古老的智慧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不与日月争长短,唯愿时光以温柔。沉浸在作品的美丽兑变过程中还没感觉到时光悄悄的流逝,夜幕已经低垂,活动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整个过程不仅吸引了许多外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参与进来,也吸引了学校的杨书记一行领导驻足,杨书记兴致勃勃的欣赏了同学们的扎染作品,对本次活动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好的体验就像一颗种在心底的种子,它会变成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场体验,一份传承,一颗热切积极向上的心都将成为滋养文化而生的“甘泉”!习俗会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也将因延续而繁荣昌盛,祝愿大家在该奋斗的青春里向阳而生!